适逢作家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今年适逢作家张爱玲去世20周年。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内。20年过去,人们对其人其作的研究兴趣依然有增无减,她的作品及其传记常年居于畅销书行列,并被拍成电视剧、电影,改编为舞台剧;研究者则从不同角度对其研究,分析其文学史地位等。“张学”如今明显已成一门“显学”。20年时光流转,充满争议的张爱玲还有多少研究空间?我们距离认识真正的张爱玲还有多远?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研究学者。
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讨论
昨日是张爱玲被发现在美国洛杉矶寓所逝世的日子。20年过去,作为张爱玲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与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最近在北京海豚出版社出版了《张爱玲丛考》(上下册),表示谨以此书纪念张爱玲逝世20周年。这套《张爱玲丛考》是这些年来陈子善所写的有关张爱玲的研究文章的一次汇编。按他的话讲,选择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出版,其意义是作为张爱玲研究的一次“再出发”。
陈子善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张爱玲的研究具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他认为,到了今天,虽然张爱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引起了海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讨论,有很多分析和理解皆是不够的,可以继续探讨。“有一个基本点是,一个作家如果可以被我们不断言说的话,那么这个作家的文学成就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些作家研究到一定的阶段,就觉得很难继续推进,但是张爱玲并非如此。”
在陈子善看来,张爱玲为什么会引起大家如此大的兴趣,其背后说明的问题值得研究。众所周知,近20年来,有关张爱玲研究的话题越来越多,包括交叉学科的研究。至于有人认为张爱玲的作品属于“小资情调”,陈子善则觉得严肃的学术研究一直在进行,并不会受到这种小资论调的影响,比如可以看到海内外学者利用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等文学批评角度在阐释张爱玲。“回过头来看以往的张爱玲研究史,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空间可以打开。”陈子善说,“当然还有很多史料有待进一步整理出版,比如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先生保存的张爱玲与宋淇夫妇的通信还没有出版,这些书信一旦出版对张爱玲的研究又会起到很大的推动。”
晚年外传太多错误信息
有人说,张爱玲的人生和作品都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奇。伴随作品的传播,一批又一批的“张迷”不断出现。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传奇”,坊间也出现了很多“传说”。真真假假,有时令人难以辨别。张爱玲文学遗产继承人宋以朗就说到关于张爱玲的晚年,外面实在流传着太多错误的信息。“我手边有几十本张爱玲的传记,有些内容错得非常离谱。通常来说,这些传记的作者都是互相参考,结果一个弄错,其他人都跟着犯同样的错误,以讹传讹。”
近几年来,宋以朗以每隔一年推出一本张爱玲遗稿的速度,来展现他勤奋的整理工作。2008年的《重返边城》、2009年的《小团圆》、2010年的《张爱玲私语录》、2010年的《雷峰塔》和《易经》、2011年的《异乡记》、2014年的《少帅》,皆见证着他在履行张爱玲遗产继承工作方面的“责任”。至于张爱玲与父母宋淇、邝文美夫妇间的通信全集,目前已完成了文字输入,大约90万字,正在校对。宋以朗还没预计什么时候出版,他表示要“总之一切妥当后才出”。这些工作,事实上正是宋以朗在努力帮助读者尽可能认识一个真实的张爱玲。
“各花入各眼,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张爱玲在《烬余录》里写道:‘历史如果过于注重艺术上的完整性,便成为小说了。’我们不能知道真正的张爱玲,只可以消解一些误解。”宋以朗对本报记者说道。
为深入了解真实的张爱玲,陈子善则把自己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张爱玲散佚作品的发掘,与其相关的就是对张爱玲生涯当中某些方面进行考订,再有就是研究张爱玲的历史。他认为,张爱玲是一个最大复杂的存在,其小说、散文,包括文学观念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对张爱玲来讲,她的读者是多层面的。对一般的读者而言,读张爱玲作品属于文学欣赏,可以领略张爱玲对人生、社会、人性、情感等看法,张爱玲的文学表现与许多作家不一样,但有人认同、有人否定则是毫无疑问的。对研究者来说,可能会考虑得更加深入,比如思考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这样一位作家在20世纪整个中国现代文学长河中起到的作用等。“这些年张爱玲的作品一发表以后,读者就有各种各样的反应,这些不同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也是研究的话题之一。”
作为文化符号的“张爱玲”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张学”渐渐成为一门“显学”。有人就指出,特别是近年来,张爱玲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了消费领域。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就认为,“张爱玲”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有其利益生长点,文化生产自然会推波助澜。“如果说1992年出版的《张爱玲文集》编选允当,为张爱玲的创作风貌做出了基本概括。此后出版的张爱玲有关作品则多在商业操作下进行,即使是严肃的学术著作,多数也是要赶一赶风潮。”温儒敏指出,完整的“张爱玲”,往往被拆解成了利于商业运作的支离碎片。此外,张爱玲的小说也频频被海内外影视业相中。
“渐渐地,‘张爱玲’在不断的文化生产中一层层被剥去了丰富的内涵,塑造成了精致而易于消费的‘精品’。”温儒敏说。
但是,无论如何,在陈子善看来,“张爱玲的存在说明了文学本身的多样性,这种文学也可以打动人心。”陈子善相信,“到了张爱玲逝世30周年、40周年,张爱玲的研究肯定是一个新的局面。”